
IFPDA(The International Fine Print Dealers Association Print Fair,國際版畫銷售協會博覽會)貴賓預展日
Photo by Rommel Demano/BFA.com
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藝術博覽會,主打各種類型的作品,面對不同取向的藏家。那有沒有專門展出「版創藝術」的博覽會呢?
不只有,而且今年初就有兩個展會同時在紐約發生:分別是IFPDA(The International Fine Print Dealers Association Print Fair,國際版畫銷售協會博覽會)以及BFAPF(Brooklyn Fine Art Print Fair,布魯克林版畫博覽會)。兩個展期都在2025年3月27-30日,地點則在紐約不同區域,一個以曼哈頓中央公園旁佔地一整個街區的「公園大道軍械庫」作為展場;一個則是由布魯克林百年發電廠所改建的複合當代藝術空間Powerhouse Arts所主辦。就位置來看頗有一種「上城雅痞」對上「次世代文青」的氛圍,但展出內容是否也如此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自1991年起每年都在紐約舉辦的IFPDA(僅有少數年份因特殊原因停辦),號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版畫博覽會。四天的展期間達到21000以上的觀展人次,比前一年多出了2000人;開展首日就有超過5000人湧入,預售票銷售額較去年更有26%的成長。參與這個版畫盛會的有頂級畫廊,也有獨立出版商;作品價格則從好入手的幾百美元到拍賣等級的兩百萬美元都同場爭鳴。本屆最吸睛的大概是非裔美籍藝術家麥卡連·湯瑪斯(Mickalene Thomas,1971-)受主辦方邀請為展會特別打造的裝置,使用版印圖像與紙漿等素材,將現場空間轉變成一個大型的立體拼貼,體現當代作品超越版畫的邊界進化為「版創藝術」的精神。

Mickalene Thomas, l’espace entre les deux, 2025, installation view, at IFPDA Print Fair 2025, New York.
Photo by Dal Perry
在河的對岸初試啼聲的布魯克林版畫博覽會,除了有41個畫廊、28個獨立藝術家共襄盛舉外,還有7個學術機構加入,讓這個逐漸蓬勃的藝術類別更添多樣性。其中參展藝術家直言:「版畫的製作費用對藝術家來說負擔較小,是相對民主的一種媒材,讓藝術家能盡情嘗試許多不同的實驗與表現方式,更容易有所突破。」而對畫廊而言,具有複數性的版畫增加了流通的量能,同時降低收藏的門檻,因此吸引許多新手藏家,且不只是當代版創作品,經典大師的版畫更是如此。

Brooklyn Fine Art Print Fair 布魯克林版畫博覽會現場。
Photo by Gina Curovic; courtesy Powerhouse Arts
事實上,自2023年起版畫與紙類作品的成交量就不斷上升,相對於整體而言成長趨緩的藝術市場,版次性作品如今正以銷量補足了單價較低的先天條件,持續增加在市場中的佔比。從為了傳播知識而發明的印刷術,到政治抗議使用的宣傳版畫,如今挾帶著各種實驗性與可能性的版創藝術,不僅在收藏習慣逐漸改變的當下,成為Z世代藝術家與藏家的心頭好,更在當代藝術的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
圖為曜畫廊總監張雅晴博士於2019年起連續數年親至IFPDA觀展帶回的第一手見證:
會場中可以看到畢卡索(Pablo Picasso)、威廉・坎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法蘭克・史帖拉(Frank Stella)等藝術史上不同時期重要藝術家作品,並有許多現場體驗工作坊以及對談講座,議題從藝術家如何持續突破版創藝術的邊界到世界級大美術館以版創藝術為主題所進行的策展實踐皆有討論。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 ARTnews: Are Prints Booming? Two New York Fairs Show the Medium’s Strength in the Market
相關連結:
IFPDA The International Fine Print Dealers Association Print Fair 官方網站
BFAPF Brooklyn Fine Art Print Fair 官方網站
曜畫廊 Gallery de sol
座落於頂級經典的文華東方酒店內,定位在強調藝術史研究的學術性藝廊,致力於推廣版創藝術作品。